2009年3月16日 中外交流网
在今年两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终于约到了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
采访前我们做了相当多的案头工作,看过很多有关他的报道,给我的感觉是他很实在,很深入了解他管辖的地方,是一个踏踏实实想为老百姓做事的官!
他匆匆走来,手里还拎着一个方便袋,里面装着三本书,是他刚刚买的。镜片后的目光炯炯,没有丝毫倦意,米色夹克、举手投足,立刻感受到这是一个简洁明快、作风雷厉的人。
我们首先问到城市经营的理念。
刘正东说:中国城市的发展差不多是“千城一面”,百色市底子薄,起步晚,发展滞后,但也为城市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按照自治区“四群四带”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打造广西右江河谷走廊城镇带是重要的一带。我们把右江河谷“三县一区”(平果、田东、田阳县和右江区),包括右江河两岸15个乡镇,总面积3354平方公里左右的自然条件非常好,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人群很密集的地方,打造出城市田园式的风光,既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有丰富的旅游文化,有现代的农业和工业,有非常好的科技和文化,融合在这个城市田园之中,不是上海,不是香港那种风格的高楼大厦、水泥森林的,而是城市田园融合在一起,现代文明和古代文化相交融的,民俗风情和山水生态辉映的城市风光。按照规划,到2020年,百色右江河谷走廊城镇带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2%,城镇人口约120万人,重点地带城镇人口114万人,城镇建设用地为114平方公里。为山区百万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创业提供平台,为广大客商投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刘正东接着说,百色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百色是资源富集区。特色资源就是百色的优势和特色。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百色发展的定位和布局,百色提出了立足特色优势资源,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坚持以资源引企业、以企业兴产业、以产业带就业的路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壮大百色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的经济发展思路:打造“四地一带一枢纽”,即依托矿产资源特别是铝土矿资源,打造中国生态铝工业基地,依托亚热带特色农业资源,打造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依托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世界级的绿色旅游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依托百色通飞机、通高速公路、通铁路、通内河航运、通边境口岸的交通优势和正在崛起的加工制造基地,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深入实施广西城镇化发展新战略,把从平果到右江区的百里河谷建设成产业发展、生态良好、交通方便的城市田园式城镇带;完善提升百色作为中国西南与东盟相连接的交通枢纽功能,打造通边达海的大西南交通枢纽。“四地一带一枢纽”简称为“411工程”。
记 者:既然百色有着这么丰富的资源,怎么还是一个欠发达地区?
刘正东:尽管百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目前这个优势的发挥受到很大制约。
一是资源被割裂,得不到有机整合。比如我们是水电基地,但大多数水电都上大网输送出去了,西电东送,低价上网,高价购买,我们“望电兴叹”;我们的铝土矿又多又好,但氧化铝和电解铝大都运出去了,又因电价高等原因很难招商引资,创造附加值和就业的机会就少。
二是“总部经济”的财税体制,使一些大型企业分公司的所得税在总部所在地的发达城市缴纳。比如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南方电网和粤电集团向总部所在地缴纳的税收相当于当地4个贫困县苦干一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三是老区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资源开发难以得到核准。资源地只能长期卖资源、卖初级产品,老区不仅得不到什么实惠,而且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长期留在当地,因而总是走不出“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困境。
因此,国家应让一部分有特色优势资源条件的老区上项目、搞加工、多留税、增就业,才能使这些地区实现“自我造血”和“跨越式”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