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 中外交流网
玉林市兴业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桂东南,面向广东、海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邻近北海、钦州沿海经济开放区。玉林市委市政府对其定位为——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县。在兴业县率先建设一批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基地,培育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品牌,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家队伍,构建一个覆盖面广的农产品销售营销网络,走出一条切合兴业实际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正处在发展期,并未形成模式。兴业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也在逐渐积累自己的经验。
政府发动是前提
发展现代农业,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而政府发动是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的前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政府则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在确定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方向后,政府就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实施,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比如,兴业县在推广冬季免耕马零薯种植中,县、镇两级政府经过层层发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加入进来,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使这种新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兴业才成为“广西马零薯免耕技术推广第一县”。
龙头拉动是关键
农业龙头企业既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降低市场风险的组织者,也是具体组织广大农户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组织和实践者。所以说,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内的农业龙头企业是拉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火车头。目前,在温氏、春茂、和丰、美凰等多家龙头企业的引领和拉动下,兴业县的养殖业已走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已具有现代农业的特点。
基地带动是基础
示范基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载体。建立生产基地,既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也是发动广大农民参与产业生产并向他们传递信息、传授新技术的主阵地。兴业县良种覆盖率和良法应用率能够分别达到90%和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8.5%,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掌握了一至两门的致富种养以术,就是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来实现的。
部门推动是保证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涉农部门必须履职尽责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兴业县的种植示范基地和养殖产业走在全市乃至全区的前列,就得益于县农业局和县渔牧水产局的精心组织和辛勤工作。跑项目、做试验,抓宣传、传技术,送药物、抓防疫,这些部门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职能作用,才使兴业的示范基地一个接一个的建起来,才使兴业的动物疫病防治扎实有效,才有了今天初具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
就目前兴业县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而言,仍旧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和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农产品深加工短腿;没有响亮的企业品牌;民间组织松散;基层技术人员弱缺;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等等。
基于现状,兴业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发挥比较优势,做好产业规划,完善政策机制,力争在粮食高产、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支撑、制度保障和新农村建设试点等方面做出示范,率先建设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