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埃及文化年开幕展举行
2018.03.21 19:25 来源:一带一路网 点击:17933次

  中外交流网消息:作为中国文化部、埃及文化部合作举办中埃文化年开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对画:2016中国-埃及文化年开幕展》23日在埃及开罗歌剧院哈纳吉尔艺术中心开幕。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埃及文化部副部长哈利德·扎莱勒和哈立德·苏鲁尔等中埃文化官员、文化名流一百余人出席了开幕活动。

 

  本次举办的《文明对画》展览是近些年以中埃两国为主的文化交流成果的集中展示。展出了以埃及艺术家为代表的、阿拉伯诸多国家艺术家到中国和中国艺术家赴埃及通过采风而创作的有关两国的优秀艺术作品50余幅。艺术家们在深入感受彼此文明内涵的同时,创作的优秀艺术作品,成为两国文明交往的宝贵见证。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的延续。

 

  作为“一带一路”的人文历史基础,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不再只是“背景墙”。无论是凿空西域的张骞、七下西洋的郑和,还是敦煌、哈萨克斯坦陕西村,古丝路上的人物、佳话和传说,都再次被置于镁光灯和放大镜之下。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论坛,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不胜枚举。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后,丝路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也成为必备谈资。古丝路宗教、文化、艺术同样受到普遍关注。当时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丝路文化在今天的复兴表现出极大的期待和热情。

 

  此外,2015年与2016年都是“丝绸之路旅游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负责人表示,将与中国等丝路沿线国家一起,共同推动丝路旅游可持续发展。

 

  民心相通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作为“五通”之一的民心相通提上日程。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而心灵的沟通当以文化认同为根本。

 

  “欢乐春节”“亚洲艺术节”“东亚文化之都”等大型活动在推动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发挥了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据统计,2015年“欢乐春节”活动超过800个,覆盖海外118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余个城市,其中大部分属于“一带一路”朋友圈。

 

  在这些重大文化活动框架下进行的文化交流、学术合作,传承和弘扬了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在保障“一带一路”顺利推进的同时,也赋予“一带一路”深厚的社会内涵。

 

  人文交流

 

  人文交流内涵广阔。在已有的中美、中英、中欧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及中俄、中日、中德等双边文化磋商机制推动下,中国与欧盟、东盟、上合组织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步入新阶段。

 

  2015年5月27日,中国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召开。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旨在统筹、规划、协调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合作,使之成为深化中印尼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媒体、青年等相关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服务人文领域的务实合作,服务两国人民增进相互理解和好感,并辐射东盟国家,发挥龙头带动效应。


  艺术创作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贸交流活动日渐热闹。与此同时,艺术家们将丝路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当中,以丝路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呈蓬勃之势。

 

  “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是中国针对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推出的大型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作为旗下项目,舞剧《月上贺兰》赴苏丹、埃及等国演出。舞剧《丝海寻梦》则在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以及欧盟总部等地演出多场,获得广泛赞誉。

 

  2015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就有话剧《丝路天歌》、民族舞剧《南海丝路》、交响乐《海上丝路》、杂技剧《丝路彩虹》、民乐小合奏《丝路幻想组曲》、“丝路行陇上韵”甘肃演艺集团丝绸之路巡演、“丝路上的中国梦”——麦西热甫国外演出舞剧、《丝路花雨》新加坡及台湾演出和丝路华彩——西南少数民族水彩艺术展、“丝路明珠”的复兴与创新美术作品展等数十个演出展览项目。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着力点。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独特平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实际上也是我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

 

  2015年,随着布鲁塞尔、尼泊尔、新加坡、斐济、坦桑尼亚、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25个。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也成为对外传播“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沿线风情摄影展、“一带一路”座谈会等各项有关活动在各中心高频举办,提高了驻在国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返回列表
中外交流杂志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0031
博乐虎提供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