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中外纪实中国概况热点观察高层动态环球大观焦点关注图片新闻即时新闻高端访谈政策信息环球军事信息快递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视点 -> 焦点关注
持续复苏!这些最新数据释放中国经济积极信号
2020-06-17 15:41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admin  |  点击:613 次
  

  中外交流网消息:“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5月份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物价走势如何?新型城镇化“补短板”怎样推进?


  复苏明显 挑战仍存


  5月经济数据显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实物量指标有所好转。


  “生产供给持续回升,内需复苏较为明显,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孟玮说。


  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是观察经济景气的窗口。5月部分工业实物量指标明显回升,透露出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从发电看,5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4.3%,增速比4月提高4个百分点。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3.1%,降幅较前4个月收窄1.9个百分点。


  从用电看,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提高3.9个百分点。1至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2.8%。其中,一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1%和5.2%,二产、三产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4%和6.3%。分地区看,全国10个省(区、市)用电正增长,其中云南、新疆增速均超过5%。


  此外,交通物流运营基本恢复,铁路装车数同比基本持平。


  “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国内散发病例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和服务业恢复。”孟玮说。


  孟玮强调,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挖掘释放内需潜力。重点以高质量的供给来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积极推进家电、汽车等更新置换和回收处理,顺势而为促进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完善提升,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的撬动牵引作用,加快推进短板领域建设。


  第二,抓好援企稳企政策落实。重点落实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扩大担保覆盖面,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


  第三,千方百计保就业、保民生。重点瞄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强化援企稳岗和就业帮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今年后期CPI涨幅有望继续收窄


  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是近14个月以来最小涨幅。


  孟玮说,主要原因是随着鲜活农副产品生产运输恢复正常,新鲜蔬菜大量上市,生猪复产扩产态势良好,农副食品有效供应明显增加。


  “特别是CPI和核心CPI同比涨幅的差距在缩小,由今年2月份的4.2个百分点收窄为今年5月份的1.3个百分点。”孟玮说,4、5月份核心CPI涨幅都是1.1%,进一步表明随着猪肉和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推动CPI上涨的结构性因素正在较快减弱。


  “总体判断,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有望保持稳步回落态势,并可能随着季节性和节日性需求变化而有所波动。此外,我国粮食和食用油供应充足,粮油价格有望平稳运行;蔬菜、水果等价格可能会有正常季节性波动,但食品价格总体将保持基本平稳的态势。”孟玮说。


  她指出,我国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有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经济发展有足够的韧性和潜力,主要行业复产达产形势良好,各类消费品供应充足,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具备坚实基础。随着翘尾影响逐步回落,预计今年后期CPI涨幅有望继续收窄,全年可能呈现前高后低态势,物价总体水平将处于合理区间。


  加快补齐城镇化短板弱项


  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有序推进,逐步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动力。孟玮说,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将围绕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更加注重城市的更新和城市治理,提高对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


  第一,以常住人口规模为依据,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各类城市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继续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空间。


  第二,以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为切入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重点支持完善水电气路信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


  第四,以社区为基础,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政府向服务型转变、治理方式向精细化转型、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建设集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美好生活服务站。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记者安蓓)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