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万高铁、中俄原油管道复线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等重大项目继续推进;
——大湄公河次区域9大交通走廊初步形成;
——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全面复工;
——中企中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港务局项目;
——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输机制已然形成;
专家认为,2017年,“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将得到更快发展,项目领域继续拓宽,参与地区和国家进一步增加。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研究员张锋在《金融时报》撰文说,南海局势的转变,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契机。2017年还将是“中国-欧盟蓝色年”,双方将推进海洋管理和蓝色经济等方面合作。王义桅认为,今年双方有望实现“海陆统筹”。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项目领域将继续拓展。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黄日涵说,除了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一带一路”电子商务、金融、中医药走出去等领域合作得到发展,预计这一趋势在2017年将继续,大数据云计算等将是发展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地域也将进一步延伸。欧洲智库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所长沃尔夫认为,“一带一路”的影响和意义早已不限于欧亚大陆,不限于沿线国家,而具有划时代的全球意义。
习主席在APEC利马峰会上提出,调动起包括拉美成员在内各方参与互联互通合作的更大热情。阿根廷二月三日大学亚太和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莫内塔对此回应说,拉美国家应该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拉美与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亚洲企业互相了解和融合发展。
“预计2017年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会增加,合作范围会延伸到拉美甚至非洲等一些地方。”陈凤英说。
理念构想:从中国方案到世界共识
“目前世界上许多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出现了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声音,甚至已经反映在一些国家的贸易政策和对外经济关系上。‘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是在持续推动全球化,推动地区一体化,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合作,为全球化注入新动力。”李明江说。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困惑的世界带来答案。
从亚洲经济圈到欧洲经济圈,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有无数普通人的命运因为“一带一路”的连接而发生改变。
“现在,我的薪酬不仅足够养家,而且还能让家庭成员生活得有质量、有尊严。”在巴基斯坦拉合尔的海尔公司工厂工作了14年的乌拉自豪地说。
“我生活在这个小渔村已经40年了,中国企业到这里来投资的这3年,村里发生的变化远远超过了前面30多年。”印尼东部苏拉威西岛的老居民巴斯利动情地说。
“中国企业收购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后,工厂重现生机,我们不再担心失业,对未来充满希望。”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铁厂的老工人约万诺维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习主席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的发言鼓舞人心。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2016年7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达511亿美元,与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1.25万份,中国企业为相关国家创造了9亿美元税收和近7万个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中国式全球化”,用互惠互利的成绩和互尊互信的态度,发掘发展中国家“发展洼地”潜力,带来经济再平衡和共同繁荣。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运营官祝宪总结说,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以外贸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为代表的对外开放程度也逐年攀升,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全球化依然是大势所趋,而“一带一路”倡议以其“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独特魅力,正在从中国倡议发展为世界共识。正如欧盟委员会前主席巴罗佐所言,“一带一路”构想带给未来的发展机会,不仅是中国的,也是欧洲的,更是世界的。
2016年11月1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自安理会当年3月通过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内容的第2274号决议后,首次将“一带一路”倡议写入决议,得到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就此撰文说,这意味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联合国推动的重要战略,由中国战略上升为联合国战略”。(记者谢琳 常天童 参与记者:梁霓霓、包雪琳、魏良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