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地方要闻连接友城招商引资港澳台资讯一带一路城市风采区县动态城市联盟地方新政中国开发区专题:浙江交通专题:改革开放40周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地方要闻
雄安新区近两月:以前大学生都难招 现在博士主动来
2018-03-29 16:24  |  来源:《瞭望》  |  作者:admin  |  点击:16791 次
  

  工人在雄安新区容城县津海服装工业园生产车间内工作(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安新主要有再生有色金属、制鞋、羽绒等三个产业,仅在制鞋业集中的三台镇就聚集着上千家企业,辐射人口近10万人。雄县民营企业兴起较早,目前已形成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电器电缆等地方支柱产业。

 

  传统产业去还是留?雄安新区临时党委、筹委会提出,将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建设企业园区,做好企业搬迁安置。通过建设企业园区,淘汰落后产能,杜绝污染,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此外,鼓励小微企业在搬迁过程中重组合并,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路。

 

  “我还年轻,新区开始建设后,一定会有更多转型发展机会。”李世伟说。

 

  “做足延续历史文脉的大文章”

 

  雄安新区设立后,三县及周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并逐渐兴起一股研究热潮。带领学生在雄县考察的保定学院历史系负责人说,他们除了要下大力气整理新区历史文脉,还将到村里探访发掘整理非遗、民俗及方言。

 

  “千年古县、三贤故里、壮士之乡”,这是容城人介绍家乡时,张口就来的三句话。“三贤”即元初著名理学家刘因、明朝名臣杨继盛、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壮士”即为“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容城子弟胡德林和胡福才。

 

  “杨继盛曾以国家为重冒死揭发奸臣严嵩,后被打入冤狱但宁死不屈,在大是大非面前义无反顾,数百年来为容城人传颂敬仰。”容城县志主编曹宏宇说,“三贤文化”是当地崇尚忠义、淳朴乡风的典型代表,也是燕赵大地慷慨悲歌、重信尚义人文精神的典型注脚。

 

  处燕南赵北之地的雄安三县均为千年古县,文化自古交融。新区范围内新石器时代、东周燕文化、宋辽军事遗迹、抗战红色文物等文物资源丰富。目前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8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此外还有众多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

 

  中央要求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目前,河北省文物部门已组织专门力量,启动了雄安新区历史和建设资料征集工作。

 

  专家认为,雄安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融合形成了尚义质朴的文化性格。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广为传颂的红色故事,沉淀出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的红色基因。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应“做足延续历史文脉的大文章,让当地文化资源为新区建设增光添彩”。

 

  “华北明珠一定会更加靓丽”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独特,形状特殊。大小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12万亩芦苇和近10万亩荷花交相辉映,淀内鱼、虾、蟹、贝、莲、藕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老话说,白洋淀‘日进斗金’,如今,雄安新区一公布,白洋淀的名气更是‘一日千里’”。白洋淀景区船工李师傅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感叹,往年都是“五一”后游客才多起来。今年,打清明节起,游客量就上来了。“有专门来旅游的,有外地来考察的,热闹得很,旺季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

 

  据统计,今年清明小长假白洋淀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56%。“五一”期间,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4%。

 

  毫无疑问,享有“华北明珠”、“北地西湖”美誉,有“九河下梢”、“华北水乡”之称的白洋淀,是雄安最有灵气的地方。而白洋淀的生态修复和保护,也成为新区设立后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雄安新区囊括了白洋淀整个水域。中央要求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目前,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已纳入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当中。河北省表示,将加大白洋淀修复力度,恢复“华北之肾”功能,积极推进雄安新区水利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一位长期关注白洋淀环境的河北大学教授说,雄安新区的设立让白洋淀生态治理迎来历史机遇,“相信这颗华北明珠会更加靓丽”。(记者 闫起磊)

< 12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