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地方要闻连接友城招商引资港澳台资讯一带一路城市风采区县动态城市联盟地方新政中国开发区专题:浙江交通专题:改革开放40周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地方要闻
江西:用“互联网+”引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2018-03-28 22:14  |  来源:中外交流网  |  作者:admin  |  点击:851 次
  

  中外交流网消息:2015年12月,在广州举行的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会上,江西省安远县作了题为“文化+电商”的典型发言。一个县的建设经验与做法,仅是江西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方面率先提出“互联网+”战略。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需要借助互联网手段来拓宽服务的渠道、扩大服务的面积、提升服务的质量,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江西省把这种服务体系称之为“互联网+公共文化”。

 

  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数字文化公共服务品牌

 

  江西省为了实现“互联网+公共文化”战略,着力夯实全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基础,提升软件配置水平,采用“云计算”“云空间”网络技术,建设了涵盖全省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的“云服务”系统,有效整合计算、存储、网络、数据等各类IT资源,实现IT软硬件资源与数据的高度共享和按需分配,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服务需求,让广大人民更深入、直观地体验和享受文化艺术展览、演出、培训及教学活动等。为此,江西省财政在“十二五”期间,共投入了4000余万元,用于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并且做到了专款专用。

 

  有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江西省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走上了快车道。近几年来,“互联网+公共文化”战略引领江西数字文化建设,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开拓服务领域,开展品牌服务,打造了一批在群众中有口碑、叫得响的数字文化公共服务项目。

 

  一是建立了“江西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的链接特性,消除信息孤岛,将江西省公共文化各机构的资讯服务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一站式导航服务。大众只需要一个平台,就能获得全省各文化场馆的资讯、讲座、展览、演出等信息及在线浏览电子图书等服务。据统计,2015年4月至7月,服务平台在短短3 个月的时间里已吸引25万名读者的超过53万次查询和下载。

 

  二是建立了“江西数字图书馆虚拟网”。江西省依托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搭建了覆盖全省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虚拟网以省图书馆为中心、各市级公共馆为节点,通过专网方式连接国家图书馆,实现江西省各地与全国公共馆之间数字资源的共享,共享资源量超过120TB。读者可以通过任意公共图书馆的终端平台,访问全国各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江西省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藏量,为读者提供了更海量的电子文献。

 

  三是建立了“微信图书馆”。利用微信平台,全省各地图书馆开通公众号,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如读者可通过关注“江西省图书馆”公众号进入微信图书馆,通过微信图书馆可获得馆藏查询、读者指南、资讯推送等服务。2015年“4·23读书日”开通当日,参与“4·23活动”微信摇一摇的用户数就超过500人次。读者对微信图书馆有着极高的使用热情。

 

  四是开展了“江西艺术在线培训服务”。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利用网络开展艺术在线服务。江西省各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根据群众需求,分门别类地设计课程,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多彩、涵盖各门类艺术的选择,如声乐、舞蹈、美术、摄影等。老师们还不定期地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结合时代发展,提供最新信息,并通过改进课程设计及制作相应课件,让受众对网络学习感到愉快和满意。

 

  先行先试,鼓励地方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

 

  安远县大力实施“文化+电商”工程,探索性地将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以文化引领电商,以电商传承文化,数字文化与电子商务互促共进。安远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赖德新说,“文化+电商”是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新选择。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电商”服务站,使之成为百姓文化交流的平台、电商产品交易的中心和村民联系世界的新窗口。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我国重大的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如何使其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文化+电商”为这一文化惠民工程找到了答案。它拓展了文化空间,延伸了文化服务,丰富了文化内容,激发了文化活力,增加了文化受众,实现了从文化平台到电商平台、从文化资源到发展资源、从文化惠民到文化富民的有效转化。

 

  在“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将着力构建全媒体图书馆,加强多网、多终端应用开发,在移动领域最大限度地实现馆藏资源的开放;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发挥 “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打通全省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的服务通道,继续加强“云服务”公共文化平台建设。江西在2015年底完成了对基层需求提供菜单式配送,打造一个快捷、高效、安全、可靠、节能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目标;到2020年,将建立以县城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实现“线上预约+线下配送”的“按需点单”文化服务模式,建设“县建总站、乡镇(街道)建分站、村(社区)建基点”的文化配送网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