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企业要闻产业关注投资海外国资政策企业文化品牌形象政策咨询投资中国中国企业家交流俱乐部行业动态地方国资科技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三十年风风雨雨
2018-03-27 14:10  |  来源:中外交流网  |  作者:admin  |  点击:2960 次
  

2008年11月6日  中外交流网


  得改革开放之先机,中国民营企业30年风雨路既艰难又辉煌,从“夹缝求生”走向“阳光地带”,如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令人动容。


  (一)创业艰难劳苦功高 


  在民营企业发展之初,既没有政策的认可,更没有资金的支持,甚至连存在的合法性都要讨论。然而民营企业就是在这种“前无坦途、后无靠山”的背景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夹缝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 


  全国最大的饲料企业——希望集团的老总刘永好当年用自行车拖着小鸡在大街上叫卖,“市场屠夫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庆德创业之时做的是收鸡毛的生意,万向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刚开始创业时只是7个人的小铁匠铺,凭感性经营的一批民营企业一路拼搏,发扬“四千四万”的精神——踏遍千山万水,走过千家万户,吃尽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终于走向成功。


  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就在客观上担当起为国分忧的责任,功不可没。一大批民营企业解决了中国就业难题瓶颈,建造了一座座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另一方面,其自有资金成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支撑点。同时,民营企业造就了雇主和打工者之间新型的生产关系,用一种合同形式明确相互间的雇佣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依然背负三座大山 


  经历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民企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民企不再是仰人鼻息的“贱民”,而是创造财富神话的英雄,为国人所景仰。然而,时至今日,由于历史的积淀,中国民企依旧头顶着三座大山,努力作为却又诚惶诚恐。 


  政治上时而受宠时而遭虐,命运从未有过真正的乐观,一会儿成为耀眼的明星,成为座上宾,一会儿又黯然失色,变成阶下囚,民营企业家们在受宠和遭虐中沉浮,一路坎坷。经济上市场准入乍暖还寒,“非公经济36条”的春光下,民营企业家们同时也能感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冷眼和势利。同时,体制压抑的历史悲剧,使民营资本一直为精神上的“原罪”包袱而倍受煎熬。


  (三)克服弊病应对明天 


  跨进新世纪的门槛,中国民营企业迎来了一系列利好消息,但民营企业本身的致命弱点依然存在,比如战略模糊,得过且过;浮躁浅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称王称霸;野心膨胀,目中无人;根基不稳,盲目扩张;家族天下,人心浮动,等等。 


  首先,中国民企要克服浮躁心态,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完成从家族式企业到股份制企业的转变。同时,必须学会用正确战略来剔除个人决策的非理性因素,明确“先做强,后做大”的战略定位。另一方面,注重企业内在素质的提高,苦练内功,完成从技术模仿——技术创新——独创技术的转变,争取以自己的原创核心技术为后盾,构建称雄一方的品牌。 


  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又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问题,是挑战也是机遇。珠三角和长三角正在“腾笼换鸟”,国家扶持高科技和绿色产业,谁能占得先机,谁就能捷足先登,赶上二次创业的好时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