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现场。(图片由丝路基金提供)
中外交流网消息: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响应,中国也拿出不少扎扎实实的举措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世界分享“一带一路”商机。其中,旨在为“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投融资服务的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丝路基金”)近年来成功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日益受到海外各界关注。近日,记者来到丝路基金,实地了解公司成立3年多以来的运作情况。
定位精准经营稳健
最近一段时期,尽管世界经济复苏出现曙光,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在此背景下,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带动全球经济重拾增长的新希望。
相关预测显示,未来10年,“一带一路”地理沿线各国GDP实际年均增速将达到4.7%,显著高于全球2.8%的年均增速。GDP总量将由目前的23万亿美元增加至近40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由目前的31.1%提升至38.2%,其创造的就业岗位将占全球新增就业的45%。
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倡议发起的两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经常同时出现。而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两家机构的侧重点和运营方式却并不一样。前者,重点特色在于为相关项目提供间接融资,而后者则定位于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种投融资方式来撬动更多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当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英蓝大厦的丝路基金办公地点时,简约干练的办公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一带一路’相关各国多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建设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十分重要。丝路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股权性质的、期限较长的资金有较大需求,而传统金融市场上能够提供可匹配的资金来源又不多,因此我们就是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中寻找机会,并提供投融资支持。”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对本报记者说。
据金琦介绍,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者,丝路基金坚持重点关注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产业价值的中长期投资项目,坚持自身项目选择标准和投资合作原则,开展以股权为主,兼具多种投融资形式的投资实践,走出了一条稳健的市场化运营之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丝路基金目前的运营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中长期投资为主,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丝路基金以股权和债权等方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油气开发、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总额,占全部承诺投资额的70%左右。这些项目的建设为克服发展瓶颈、支持战略对接、促进形成网络效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以股权投资为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目前,丝路基金签约承诺出资总额中,股权投资占比超过70%,已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体现出股权投资为主的资金使用特点。在一些中长期基础设施项目中,股权投资能够成倍数地带动各层级债权投资,可以为一些融资数额比较大的项目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粗略估算,目前丝路基金所参与项目涉及的总投资额已达到800亿美元。
三是创新基金投资,优化金融合作和网络布局。除了综合使用股权、债权等不同形态资金为项目提供支持之外,丝路基金还探索通过投资参与基金、联合投资平台等,创新投融资支持方式,不断优化“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金融合作和网络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