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资讯交流文艺品评文化活动演出团体中外交流艺术团艺术家文化遗产社团组织中外交流书画院中外艺术团文坛往事文化时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资讯交流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
2018-03-23 16:08  |  来源:中外交流网  |  作者:admin  |  点击:13100 次
  

  “文化+”的主要形态和实现路径

 

  “文化+”的融合趋势,决定了“+”的后缀丰富多样。从宏观层面看,大体可分为三种:

 

  跨要素融合。跨要素融合是文化产业的“对内融合”,就是以文化、科技、信息、创意、资本、市场、人才、品牌等为代表的产业要素,通过集聚创新形成的融合发展模式。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已经在产业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文化+科技”,主要是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文化+金融”,重在打造文化投融资平台,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开辟新型融资渠道,创新文化消费金融产品,发挥金融创新对文化消费的刺激作用。“文化+创意”,更多的是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为手段,以产业为目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实现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跨行业融合。跨行业融合是文化产业的“对外跨界”,通过行业间的功能互补和链条延伸,文化内容和创意设计向三次产业渗透,行业之间共生相辅,“隔行如隔山”的行业壁垒逐步消解。当前,“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文化+农业”等多种业态融合模式不断涌现。“文化+制造业”,主要是突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提升新产品外观功能设计和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经营、营销策划,增加消费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旅游”,则是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旅游节庆的吸引力,增加体验、休闲、养生、欣赏等旅游内容。“文化+农业”,要求提高农业领域创意设计水平,拓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空间,推进农产品文化宣传交流,强化农副产品品牌建设。

 

  跨平台融合。跨平台融合是文化产业的“空间重塑”。随着行业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文化产业发展不再限定偏狭的空间,而是展开多领域、跨平台的融合创新,“文化+互联网”就是典型代表。互联网拥有平台聚众优势,使文化内容、创意表达更加丰富多样,从传播消费到运营投资更加方便、快捷,许多产业由此削弱了市场边界和壁垒,无论是在地域分布还是产品类别上都得到极大拓展。现在,只要“一机在手”“人在线上”,就可以通过“创客”“众筹”“众包”“电商”等方式,获取大量信息、对接众多投资、分解生产制造过程、实现线上线下营销,变创意为现实。

 

  以有效举措大力推进“文化+”

 

  谋划和推动“文化+”,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强化保障措施,抢占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动权。

 

  着眼抢占先机,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前瞻谋划、主动作为,立足地区经济布局、地理因素和文化特色,做好“文化+”的前瞻性研究,包括业态、技术、产品、品牌、融合体系、战略性企业的研究和规划,产业结构的规划,市场网络的规划,政策法规的规划,评估体系的设计等等。

 

  注重导向引领,加强政策扶持。对文化产业现行政策汇总梳理,制定和完善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从规划、内容、资金、服务、运营等多个方面予以扶持,尤其是积极落实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行动计划,让文化产业发展充分沐浴“政策暖阳”。

 

  着力筑牢基础,加强要素集聚。集成各方有效资源,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融合发展集聚区。完善文化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鼓励培养更多跨学科、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不断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风险屏障。

 

  围绕激发活力,加强机制创新。突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组织协调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业态融合的制度环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培育壮大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航母”,提升产业融合规模化水平;扶持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做专做强,使其成为创新创业和融合发展的重要主体;建立创意、形象、软件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张湘涛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 12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