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资讯交流文艺品评文化活动演出团体中外交流艺术团艺术家文化遗产社团组织中外交流书画院中外艺术团文坛往事文化时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外交流书画院
中外交流书画院执行院长陈陆河 观《中国文房四宝》有感
2018-03-23 15:11  |  来源:中外交流网  |  作者:admin  |  点击:14659 次
  

  中外交流网消息:最近,在央视上,连续看了由安徽卫视拍摄的六集纪录片,片名《中国文房四宝》,现只摘录第五集中一小段,以飨大家。

 

  从纪录片的第五集31分钟处开始,一位在日本很有名望的书法家(在日本,大概应该称呼“书道家”吧?)柳田泰山先生侃侃而谈,这是原话:“中国的书法,首先是模仿、拟物。比如有颜真卿这个人,颜真卿字体让小孩很完美的模拟出来,我想,那样的技术就是“法”。并且模拟即为法则。日本不是这样的。书法在中国是完完全全完美的写出来,再把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拿出来。而日本是从最开始重视精神性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因为我了解这些方法,所以我认为书法和书道一直以来都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是电视台的旁白:“从书法到书道,名称的微妙变化,意味着舶来的文化,不再只是单纯的技艺,而是精神修炼的一种人生参悟”。

 

  看了这番高论,不想多说话的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我想唠几句我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和认知,前年,央视老故事频道为我拍的《“福”字进万家》短片中已经对书法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不妨再简要重复几句。书法,是表达思想意境的一种载体。具体地说,书法既是语言的表述,同时,书家利用书法的点画钩横,加强了这种表达,中国人创作的很多字体就是这种表达的产物。比如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这种表达“精神”层面的不朽的典范之作。

 

  在这里我想说,1、柳田泰山先生这样说,有什么目的,我不得而知,但起码他是一个不懂得中国书法的日本人,他混淆了习字和书法的概念。习字是书法的准备过程,书法是在习字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升华,而小孩子临摹颜真卿或是其他中国历代名家的字帖的过程,只是“习字”的过程,距离进入“书法”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这样说,习字是耕耘,而书法是收获。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在这个领域,耕耘者众多,而收获者甚少,像颜真卿这样的书法大家,更是凤毛麟角。

 

  2、我国书法艺术在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精神层面和哲学层面的培养和修炼,书法老师们教导弟子时都会对弟子们的人品人格严格要求,书法大家中,也涌现出很多杰出人物,不说岳飞、戚继光了,就说颜真卿就是一位伟大的中国民族英雄!在日本人对中国书法完全不了解之前,中国人在习字和书法的过程中对“精神性”层面的升华,早已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了。

 

  3、若干年前,日本曾经流行过一些非字非画的东西,可时间不长就烟消云散了。更有甚者,30多年前,有个日本人曾说过,30年后中国人要到日本去学书法,现在,30年早已过去,真没听说过哪个中国人去日本学书法的,这应该是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如果说这些也是所谓的日本人“精神层面优先”的东西,我只能一笑!中国书法艺术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5000年来中华民族在文明进程中,从象形文字、甲骨文以及后来的篆隶真行草,和微书榜书及数以千计的各种书体浩如烟海,我国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可不是哪个人说改变就能改变的了的。

 

  4、日本人自以为书法真的传到了日本,并且称其为“书道”,但不管叫什么,本质上还仅仅是“习字”的过程。安徽卫视的旁白说“从书法到书道,名称的微妙变化,意味着舶来的文化,不再只是单纯的技艺,而是精神修炼的一种人生参悟”,此种说法,把我国的书法艺术说成是“单纯的技艺”!如果安徽卫视的旁白作者没有其他目的的话,也只能说是对中国书法艺术认知的浅薄。可悲啊!!


12 >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