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剧萎缩的豪车市场
“以前,进口车以100万元以上甚至200万以上的为主;2012年下半年开始,50万至100万元的进口车成了主流。”
新世纪以来,煤炭行业投资进入“井喷期”,大量民间资本开始涉足该领域。在榆林与朔州,地方企业虽然也在壮大,但央企与省属国企占主导地位的煤炭产业格局一直稳固,而在鄂尔多斯,这一格局已被打破。
“神华与中煤的产量只占我们总产量的30%,地方企业是主力。”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局梁副局长表示。
正因如此,鄂尔多斯财富的民间化程度很高。早前有媒体报道:鄂尔多斯亿万富翁超过7000人,资产上千万的人至少有10万,每217人中就有一个亿万富翁,每15个人中就有一个千万富翁。
2010年9月30日,在首届鄂尔多斯国际车展上,3800万元的布加迪全新敞篷跑车展出不到一小时即被预订,展会当天总销售额超过9000万元,1500万元的迈巴赫、两辆价值不菲的兰博基尼、5辆宾利轿车全部售出。
外界传言,鄂尔多斯高峰时期有近5000辆路虎。由于路虎越野车的畅销,同属英伦的顶级豪华轿车品牌宾利与阿斯顿马丁分别于2012年前后进驻鄂尔多斯,这在一个地级城市并不多见。
惊人的购买力也吸引了赛特与王府井的目光,2012年,这两家高端百货品牌相继在东胜区落户,赛特宣称是“首次进军非一线城市”。此前,鄂尔多斯本土企业投资的专营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的万博广场已开业运营。
5月16日晚8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鄂尔多斯东胜区天骄北路看到,黄金路段上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的霓虹灯开始了跳跃闪动,分布四周的购物中心也点亮了璀璨的灯火。
王府井商场的顾客并不多,一名化妆品专柜的导购小姐坦承“生意很淡,不像原来那么好”,她直言,“现在煤炭市场不行,东胜所有的商业都受影响,不管是卖车、卖房,还是其他的。”
榆林虽没有鄂尔多斯商业的“高大上”,但富豪数量毫不逊色。2011年,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投资曾发布《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陕北篇》,报告称榆林资产过亿的富豪在7000人左右,与鄂尔多斯相当。
酷爱豪车是榆林与鄂尔多斯富豪的共同爱好,榆林市的悍马、路虎、保时捷并不鲜见,就连宾利与迈巴赫也时有出现。而自去年起,豪车在榆林的市场开始急剧萎缩。
榆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榆林进口车首次出现数量和货值大幅下降的情况。与上年同期比,进口车数量从2274辆下降到1623辆,下降四成;货值从2.2亿美元降至1.3亿美元,下降近七成。“以前进口车以100万元以上甚至200万以上的为主,2012年下半年开始50至100万元的进口车成了主流。”榆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