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时评炫图电子杂志其他合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时评
新华社评论员: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2021-03-13 13:59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admin  |  点击:10848 次
  

9.jpg


  (三)


  “新就业形态从业者面临就业不稳定、职业伤害等风险”“很多平台都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协议,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几天前,在民革界别协商会议上,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政协委员们举事例、摆数据、提建议,参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手中的笔始终没有停下。


  今年的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们聚焦热点问题深入思考、热烈讨论;“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上,回应社会关切的“隔屏对话”屡屡引发社会共鸣;代表委员广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共提出议案473件、建议等约9000件、提案5913件……浓厚的民主氛围,扎实的履职成果,彰显中国式民主的成色与特色。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两会的民主殿堂,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找到了思想的共同点、利益的交汇点、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这一“集大成”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中国式民主杜绝了不同政治力量排斥异己、相互倾轧的恶性竞争,形成了最大公约数和统一意志,激发出同心同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10.jpg


  (四)


  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再次印证了中国政治制度是一套有效保证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政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式民主最宝贵的品质,正在于“行得通、很管用”,实实在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惠及14亿中国人民。


  中国式民主为什么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


  ——因为中国式民主能确保进行符合发展规律、着眼长远的科学决策,防止短期行为,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正如外国媒体所感慨的:当一些国家还在为下周工作安排冥思苦想,中国已敲定未来15年发展规划。


  ——因为中国式民主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民心民力,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发展蓝图变成现实。


  ——因为中国式民主注重加强依法监督、民主监督,推动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摒弃“假大空”、不开“空头支票”,凸显力求实效、说到做到的实干气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9180件建议,交由194家承办单位办理并答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提出提案5974件,立案5044件,办复率为99.64%。有督办、有回音、有落实,有力推动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从“一五”到“十四五”,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解码“中国之治”,一条成功经验令人印象深刻——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一名外国专家长期观察中国后这样评价:“良好的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成就了中国的繁荣。”


11.jpg


  (五)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夜,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之问”,毛泽东肃然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让民主从价值理念转变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贯穿于国家治理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初心不改,行者无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随着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式民主的探索与实践也必将书写新的篇章。

< 12
炫图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技术支持:中外交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外交流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090003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66号 网站建设博乐虎科技